【学术】以经学传统重塑心灵之境

发布时间:2015-05-18浏览次数:738

以经学传统重塑心灵之境


511号,同济大学哲学系主任柯小刚教授应英语学院邀请与上外师生分享研读《诗经》的心得体会,本场讲座也是英语学院大力推出的“中外人文经典导读系列讲座”的第一场。

本场讲座,与其叫做“《诗经》导读”,不如说是一场关于经典阅读的意义、关于传统与现代意识的探讨。至于《诗经》本身的文学的思想的魅力,则可以在这种宏大命题的讨论中管窥一二。

  柯教授首先提出关于经典如何定义的问题。经典是什么?马克·吐温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论断,“经典就是人人都希望读过,但人人都不愿去读的东西”。柯教授认为,当今社会,当人们一再强调经典的价值与阅读的意义之时,一个无比现实的问题就在于,经典与读者之间,已经形成了一层可悲的“隔膜”——艰深晦涩的语言,平淡无奇的叙事风格,高深的哲学意识与时代背景的差异,已经使得现代的经典阅读成为一种奢望。扪心自问,我们是否能够平心静气一字一句地研读一部经典呢?

  作为整个系列讲座的开篇词,柯教授指出,一方面,由于上述因素造成的隔阂使得经典阅读成为一种奢谈;另一方面,深深植根于现代人心底的“文化偏见”和对经典片面肤浅及脱离具体语境的解释,又将人们引入错误理解经典的误区。柯教授对当今的浮华和功利感到担忧,他认为,我们往往会习惯性地忽视将古代经典与现世问题相结合的历代注疏,而单纯依靠文字训诂与字面翻译去解释经典,这样的误译、误读,将不可避免地把现代人置于一种更加难以逃离的心灵困境——一个已经过分碎片化,高度专业化的时代,一切的一切似乎已经被解构地支离破碎;再也没有人关心人类生存的宏大命题,再也没有人“仰望头顶的星空,俯察心中的道德准则”;自然就没有人,会去关心那些有关存在与毁灭,情感与理智等种种基本问题。或许终有一天,高度发达的科技可以使生命不朽,但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个更加文明更加理性的社会真的会应运而生,人类愈加匮乏的精神世界真的能够得到拯救,“通古今之变,融中外之格”的理想,又能否得以实现?囿于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与愈发曲高和寡的传统经典之间,人类的心灵之境,正在经历着这样一场考验。

  柯教授以历史为证,认为从十五、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法国,到十九世纪的德国来看,不难发现,一个重视发掘传统文化之美的时代,正是一种文明勃发强盛之时。正所谓无数的事实也在启发着我们,重新捡起被我们遗弃掉的经学传统,不仅是解救现代人心灵困境的一剂良方,更有可能成为民族腾飞的催化剂。这也许就是“反者道之动”,成大事,正是需要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精神。

  最后,柯教授带大家领略了《诗经·周南》的三篇代表性作品。从《关雎》中“逑”与“求”的差异来看,二者一动一静,体现的不仅是追求过程的曲折,在更广大的意义上更反映出早期人类文明的成长。一首看似讲述爱情的民歌,蕴含着一套“整、全”的生活模式,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个人修养,家庭宗法与礼乐文化。而《葛覃》表现出的传统观念中的妇德,体现着当时的道德教化。葛覃生长,黄鸟于飞的种种意象,更是一种别样的生命情趣,赋予外物以生命的温度。一个更加广阔的生命空间,就在静观天地之际大开,这也是当今喧嚣而浮躁的人心难以企及的境界。第三首是《汉广》,柯教授对此评价甚高,他认为此篇可谓《诗经》之中意境最开阔,感情最辽远的一首,诗境即心境,见此景那心中奔涌的感情又是何其渺远!

  《诗经》所以为“经”,就在于它丰富的意蕴,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所展现的也都是有生命的活力,未被割裂的思想情感。讲座最后,柯教授呼吁大家沉下躁动的心,领悟经典的博大精深,去润泽干涸已久的心灵世界。

  以经典滋润心田,这也是英语学院推出“中外人文经典导读系列讲座”的目的所在,是英语学院弘扬人文精神、推动人文化和精英化英语教育的又一大举措。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之作,体现了普遍的人性和普世的价值,或是词采华丽思路绵密,或是思想深邃结构雄浑,它们跨越时间和空间,留给人们永恒的真理。“中外人文经典导读系列讲座”的开展,将和其他的系列讲座及人文学术活动等一起,为高端专业人才的培养助力,扩大学生人文视野,提升学生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英语学院王子豪)


  • 上外英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