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静水流深——中国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5-04-03浏览次数:832

静水流深——中国哲学思想


2015331日晚上六点,“中华文化英文系列讲座”第二讲如期在松江校区5128教室举行,主讲人马乐东老师是上外英语语言学博士,2009年获得校优秀教学奖,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申办报告的翻译工作,并且还担任BEC考试中国华中地区考官,上海市英语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考官。本期讲座以“中国哲学思想”为主题,介绍了几种代表性的中国哲学思想流派以及它们如何彰显于我们的日常行为之中。

点击查看原图

马老师在学校教课中以幽默著称。一说到哲学,同学们的印象是枯燥、沉重、严肃,但马老师开场白中的一个笑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讲座便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开始了。马老师首先给同学们讲解了“哲”字的变化过程,引用《说文解字》来解释它的含义,然后又基于《牛津参考词典》中哲学的定义,解释了中西哲学的基本差异,其中一点就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哲学从心开始,而西方人则认为从脑开始。他还谈到哲学的两种含义,一种是从理论、研究、学科的角度,另一种是对待人生的态度和为人处事的原则。

一个“过马路时到底是和别人一样闯红灯还是耐心等待绿灯”的问题把同学们带入了中国哲学里的“中庸之道”,同时还引发了热烈的讨论。马老师详细阐述了孔子的主要观点“仁、礼、孝、忠”,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马老师对“仁”新颖别致的解释让在场同学印象最为深刻:“仁”里面含有“二”,这个“二”暗含的意思就是“我”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是父子、君臣等。接下来通过对孟子思想的生动解析,使同学们对“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对中华文化、中国哲学思想的诠释中,马老师也不时将之与西方哲学思想相比较,比如对犬儒主义和道家思想的比较,以及“道”的两种译法(“Tao”和“Dao”)的丰富文化内涵等。这部分的讲解使得同学们对老子、庄子提倡的“无为而治”、“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伪”等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孔孟之道相比,道家更注重做自己,摒弃功名利禄,回归自然,过上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第三部分马老师的重点是汉传佛教,鉴于它对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也可以作为中国哲学的一部分。但与基督教不同,佛教并不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它也不认同基督教那种末日审判时今世的所作所为决定一个人后世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它宣扬生命轮回说,指出人们是痛苦的,而痛苦的根源就是欲望,只有通过修行才能消灭欲望。

点击查看原图

总结来看,中国哲学思想是由很多思想家和学者构建的,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静水流深的哲学思想塑造了中国人,了解学习这些思想能使我们客观认识自我。本场讲座中,马老师那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流畅动听的美式发音、生动有趣的例子不断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而其丰富深刻的讲座内容、中西文化对比的思考方式则带给了同学们更加有益的启发。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分享自己的观点,有的提出疑问,马老师耐心倾听并一一解答。有同学觉得两个小时不过瘾,说以后要旁听马老师的课,这既是马乐东老师的魅力,也是中国文化的魅力。(英语学院 梁红旗)


  • 上外英语学院